“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不仅道出了端午节的悠久历史,更将我们引向了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历史的长河中,端午节的起源与屈原紧密相连,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庆典,更是对屈原高尚品格和爱国情怀的永恒纪念,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7月27日至29日,一支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子组成的社会实践队,满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踏上了前往湖北省秭归县屈原祠的旅程。秭归,这片孕育了伟大诗人屈原的土地,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节日氛围,迎接着远方的来客。
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首日,实践队全体成员踏入了那座庄严肃穆的屈原祠。古朴的建筑风格,精致的雕刻艺术,无不透露出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祠堂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静静地陈列着,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习俗以及屈原的生平事迹。从“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到“粽香四溢”的温馨场景,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精神,更是让队员们深受感动和启发。
图为实践队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实地参观屈原故里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端午习俗馆的合影
次日,实践队有幸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特别访谈。访谈的对象是一些致力于文化保护的专家和当地的老者。他们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识,向队员们讲述了在现代社会中端午文化传承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正是这些专家和老者们的坚守与努力,使得端午文化得以在时代的洪流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他们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传承策略,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文化传播范围等。这些建议不仅让队员们深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让他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希望。
最后一天,实践队一行来到了秭归县丹阳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文化宣讲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该从小抓起,让小朋友们从小就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实践队队员邓宇成同学对此深有感触。本次宣讲活动以生动有趣的互动方式,向小朋友们讲述了端午节的习俗和屈原的故事。从“赛龙舟”的激烈比拼到“挂艾草”的驱邪祈福;从“包粽子”的温馨场景到“饮雄黄酒”的传统习俗……每一个细节都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通过这次宣讲会,孩子们不仅了解到了端午节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更在心中种下了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自豪。屈原那坚韧不屈的品格和爱国情怀也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现场同学发放端午文化宣传单
图为实践队队员开展志愿宣讲活动
此次探访屈原祠的旅程不仅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体验之旅,更是一次对精神世界的触动和洗礼之旅。屈原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瑰宝之一,它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珍视和传承的宝贵财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扎实的行动去弘扬和传承这种精神,让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也是一次对文化传承责任的反思和践行! (作者:胡泽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