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4年8月15日河海大学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践调研团前往楚雄彝族自治州开展实践活动
为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电气院“水利建设助发展,民族团结谱新篇”实践团赴楚雄彝族自治州开展民族团结专题调研活动。团队深入了解云南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在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方面的卓越贡献。与少数民族同胞面对面交流,探索水利工程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感悟发展历程中各民族如何交往交流交融,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实践团首先前往楚雄州水务局,在了解当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现状的同时进行调研项目具体实施的讨论。在听取楚雄彝族自治州水务局蔡主任的意见下,结合典型性赴永兴社区的青山嘴水库以及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樱花谷隧洞段(在建)进行实地调研。
楚雄青山嘴水库,一波碧水润彝乡
在青山嘴水库杨站长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并学习青山嘴水库的主坝,副坝,泄洪闸等重要枢纽的功能,对于大型综合型水库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杨站长介绍,楚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旱涝灾害,1926年到1948年,有旱年59年,旱洪交错21年;新中国成立后平均4年出现3年旱灾。青山嘴水库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极大的缓解了这一民生问题,对当地彝族、回族、苗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生存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进了当地民族的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
杨站长还介绍,青山嘴水库地区的移民搬迁安置。康家村、白土塘俩个宗地安置点安置97户365人,东瓜镇永兴、兴隆俩个农业安置点安置40户151人,楚雄市栗子园小区城市楼房安置1676户6682人。其中,栗子园小区比搬迁入住前年人平均收入增加了9746元。工程自运行以来,楚雄城市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改变了楚雄城过去降雨成灾的情况,同时兼顾城市、工业、农业用水,累计供水3亿余立方米,解决了7.88万亩农田的缺水状况,促进了灌区农民增产增收,人均收入提高了30.3%,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脱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彝州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当地的民族团结建设。
图为青山嘴水库导流泄洪闸。李朝企 供图
随后团队前往工程附近的永兴社区展开问卷调查和村民访谈,认真听取村民的切身感受,整合问卷数据。访谈中居民表示水库建成后最直观的是给下游带来了极大的农业灌溉用水保证,并且在近些旱灾常发年中也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饮用水。其次也带来了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每逢过年过节,各民族同胞欢聚一堂,为当地一些小摊贩提供了机会,周边村寨一些特色农家乐也得到了发展。
图为与当地居民进行访谈 张云露 供图
滇中引水工程,实在解决民生问题
在滇中引水工程的实地调研中,团对选取在建的樱花谷隧洞进口段进行实地考察,项目经理对于工程本身和施工重要设施及进行了全面介绍。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建成将极大改善楚雄水资源短缺以及分布不均缺问题,工程的实施将有效缓解滇中地区城镇生产生活用水矛盾。例如,楚雄州元谋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年干旱,该工程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用水矛盾,以及对应河库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有力促进楚雄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工程实施为当地增加了就业机会,各民族也在工程建设中交流合作、为工程建成共同努力。
滇中引水工程旨在通过引水渠、管道等方式,将滇中地区的水资源引向干旱地区,以提高灌区用水水平,推动粮食生产与农业发展;解决人民生活用水问题,改善当地居民用水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工程极大改善惠及地区的民生问题,为经济发展增益,为民族团结的建设注入动力。
图为滇中饮工程二期二段项目经理向实践团介绍 许可 供图
楚雄州水务局座谈,把握全州水利概况
在参观调研后,实践团队进行认真总结和思考,随后在楚雄州水务局与楚雄州水务局主任、各科室专家及滇中引水设计师进行座谈。我们了解到楚雄州目前共有水库一千三百多座,个大、中、小型水库因地制宜,服务当地居民。各种饮水工程、提水工程、供水工程、治河工程、河闸工程、蓄水工程相互共同作用,为异地扶贫搬迁工作带来重大支持作用,为楚雄彝族州的人民带来无限福祉。通过座谈实践团成员更深刻地了解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促进楚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建设以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意义。
图为在楚雄水务局合影 许可供图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团看到了少数民族地区水利设施建设的对促进当地可持续、社会经济建设、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意义,也深刻感受到了民族团结在推动地区发展中的强大力量。在“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相信少数民族地区的水利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各民族也将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共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成员们也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水利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许可 李朝企 张云露